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专业设计 >2021-2022学年玉林市电子工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广西玉林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地址:玉林市民主北路岭南都会直入100米

电话:0775-2386278 2382131 

QQ:179293944

网址:http://www.ylets.com

邮箱:yletswlc@vip.163.com

2021-2022学年玉林市电子工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2-01-21 | 浏览量:2100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专业代码:7307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专门化方向

主要就业岗位

国家职(执)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

名称

类型

等级

颁发单位

1

电子营销

网络营销

柜台营业员

渠道业务员

网上财经事务

推销员

职业证

四级

劳动和社会保障

电子商务员

2

客户服务

商务秘书

业务文员

商务服务

初级秘书

五级

电子商务员

四级

3

网站建设

网站管理

网站编辑

网页设计

网络广告

网络编辑员

电子商务员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业、商品流通业、服务业及其他各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从事企业电子营销、客户服务、网站建设维护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应用型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1.具有一定哲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本行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2.具有本专业工作所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3.具有EDI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4.掌握市场营销、外贸业务、经贸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

5.掌握财务、金融等基本知识;

6.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

7.具有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8.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及网络常用软件,具有初步的网页制作能力;能根据源码进行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发布、维护与管理

9.掌握IE的使用,能够熟练地利用Internet获取商务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具有商品推销与广告策划的能力;

10.解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功能和业务流程,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能够进行网上交易、网下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维护

11.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知识和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备从事电子商务所需的健康体魄。

六、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教育部要求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职业道德与法治

职业道德与法治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4)哲学与人生。

5、语文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6、数学

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7、英语

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9、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10、历史

历史是中职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二)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学时数

1

办公

自动化

Word中级、excel初级、powerpoint中级

1.word使用;

2.excel编制报表;

3.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

64

2

中英文录入训练

英文录入训练,中文录入训练。

英文录入160/分,中文录入(五笔)40/分。

128

3

电子商务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包括拓朴结构,OSI参考模型,网络类型、传输协议,结构化布线系统,网络设备,互联网,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面临的威胁,网络新技术,局域网的建立。

掌握双绞线局域布线组建简单局域网。

64

4

电子商务

基础

电子商务的概念,陈述IP地址与域名的作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结构、电子支付方式及文件安全传送的原理;能区分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模式;能说明简单的html语句;知道EDI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上网连接方法、会使用IEOutlook;会注册邮箱、会用FrontPage制作静态网页、会使用常用的杀毒软件;会搜索商务信息和发布信息。

1.熟悉电子商务交易过程;

2.熟练搜索商务信息和发布信息;

3.熟悉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96

5

网络营销

能说出网络营销的概念;会使用Email、邮件列表、网站等形式与客户沟通及树立公司形象、会设计网上调查表、会注册域名及上传网站;会通过贸易平台发布商务信息;会定义合适的“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来进行网站推广;会进行网上市场和用户信息调研;知道常见网站的广告定价和发布方法。

1.掌握搜索引擎营销方法,能够进行搜索引擎优化;

2.能进行电子邮件营销;

3.掌握网络广告发布流程;

4.会使用三种以上的网站推广方法;

5.能制作简单的网站推广计划。

96

6

现代商务

概论

掌握企业进行现代商务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熟悉商务活动的基本流程,能够从事商务活动,能够按规定写出主题明确、文体规范、言简意赅的应用文章,重点是能够运用电脑制作各种常用文体文本。

熟练使用电脑制作各种商务文件。

64

7

电子商务

网页制作

网页页面的表格组织技术,表格的属性,层的运用,超链接的创建,图片的加入,建立站点并管理站点,框架网页的建立,表单网页的创建,图文混排、CSS样式表,利用时间轴实现动画,在网页中加入动画。

能按要求设计制作静态网页。

96

8

网上贸易实务

网上贸易实务流程与技巧,网店销售经验与注意事项,网上销售实战演练,网银操作,网上支付安全。

1.熟练进行网上贸易实务;

2.网上商品销售;

3.学会使用网银、支付宝等支付工具。

64

9

电子商务员考证

培训

国家职业资格电子商务员考证培训内容及要求。

参加国家级电子商务员资格考证。

96

合计

768

(三)综合实训课程。

1教学综合实训。

1)电子商务模式综合实训。

实训内容:利用模拟实验教室,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下运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商务的实务操作和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与模拟的国内外客户进行网上洽谈、网上业务推广以及促成网络交易;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实训系统模拟处理各类企业商务业务,学会EDI制单基本操作。

实训时间:56课时,第二学期。

实训地点:电子商务实训室。

考核要求:按B2B前后台业务、B2CC2C、网站建设、网上银行前后台业务、电子支付操作、物流管理、网上单证、网络营销、CA认证十个模块考核。

组织管理:采用模块教学,教师介绍实训项目的基本操作和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独立操作。

安全保障: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等) 、操作规程、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经营管理模拟实训。

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一整套经贸处理业务,使学生掌握经贸处理的全部流程。

实训时间:28课时,第三学期。

实训地点:校内经营模拟实训室。

考核要求:按业务谈判技巧、商品经营业务流程、业务单据填写、仓库盘点、业务核算五个模块考核。

组织管理:采取模拟公司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组建公司,集中安排时间进行。

安全保障: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等) 、操作规程、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市场营销及网上贸易实训(电子营销方向)。

实训内容:制定产品的网上销售策略,按网店(站)的推广计划,实施网上销售及后台管理工作,让学生具备在网上销售产品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实训时间:56课时,第四学期。

实训地点:学校电子商务室或校外实训基地。

考核要求:按网站(店)布局、商品陈设、销售工具、推销方法,网银管理、电子支付、销售业绩七个模块考核。

组织管理: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实物推销。

安全保障: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等) 、操作规程、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4)客服综合实训(客户服务方向)。

根据实际情况,可选以下项目之一进行实训:

①客服业务技能实训。

实训内容:企业客服中心工作流程,工作技巧,客服人员基本素质训练。网站在线客户基本技能实训。

实训时间:56课时,第三学期。

考核要求:实习结束后交实习报告一份,实习单位考核成绩一份,按比例评定。

实训地点:校外实训基地,大型超市客服中心或企业的网上客服。

组织管理:由学校制定统一的实习计划,联系实习单位,学生分组送实习单位实习。

安全保障: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等) 、操作规程、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CRM系统实训。

实训内容:熟练使用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实训时间:56课时,第四学期。

实训地点: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大客户部或校内电子商务室。

考核要求:按软件安装、客户资料初始化、客户管理、任务管理、业务管理、合同跟踪六个模块考核。

组织管理:采用模拟公司教学法,以个人为单位,使用商业CRM软件进行实训。

安全保障: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等) 、操作规程、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5)企业网站建设与推广综合实训(网站建设方向)。

实训内容:建立一企业网站系统(前台和后台),申请域名,发布网站,设计推广策划,并实施前期的推广,网站日常管理与维护。

实训时间:56课时,第四学期。

考核要求:按建站、后台管理、域名申请、网站发布、推广策划、实施效果分项测评考核。

实训地点:电子商务实训室。

组织管理: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

安全保障: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等) 、操作规程、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顶岗生产实习。

1)实习内容:了解电子商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熟悉所在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及规章制度的建立、人员工种的配备等;了解所在实习单位领导安排的工作岗位,掌握网站规划、维护及管理、网页设计、数据录入、编辑等工作;了解网站或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方法,掌握信息收集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业网站的商品购销渠道、经营方式方法,懂得有关网上购物业务的具体操作;了解网络营销的策划方法;熟悉电子支付的运作的过程;了解商品的仓储保管、调运配送等过程。

商品流通业、服务业及其他各企事业单位的网上营销、客户服务、财经事务、网站维护等相关工作岗位跟班实习。实习结束后完成毕业实习报告的写作。

2)实习时间: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安排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顶岗生产实习,亦可根据企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从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起以一学期为最小实习时间单元,分2次按班级组织学生到各企事业等用人单位进行顶岗生产实习。

3)实习地点: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签约合作企业,其他制造业、商品流通业、服务业及企事业单位

4)成绩考核:考核成绩由技能考核成绩、操行考核成绩、实习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

技能考核:占考核成绩60%,由企业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态度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操行考核:占考核成绩20%,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认识态度、实际表现、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等综合情况评定。

实习报告:占考核成绩20%,根据学生总结能力予以评定。实习报告中包括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和实习体会,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知识,找出本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5)组织管理:

①制定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和签订顶岗生产实习协议。学校应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大纲,对实习的岗位和要求以及每个岗位实习的时间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协议书必须明确学生劳动保险的投保人。

②落实实习前的各项组织工作。通过召开学生动员会和家长会做好细致的组织发动工作,提出具体的实习纪律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并与学生家长签订书面实习协议。在同一单位顶岗实习的学生数如超过20人,学校要安排不少于1名以上的专职人员到实习单位实施全程管理和服务;学生数如超过100人,学校派出的专职管理人员不能少于2人。实习单位也要指定专门的相关人员担任指导。

③加强实习管理。学校要设立由学校领导、专业教师、企业相关人员组成的实习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到各实习点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校实习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实习生、及时与企业沟通、定期向学校汇报等。学生要定期写出实习情况书面汇报交实习专职管理人员。

④建立完善的学生实习考核评定机制,建立学生实习档案,将实习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6)安全保障: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等) 、操作规程、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必须具有安全保障,学校一律不得组织未办理劳动保险的学生参加顶岗生产实习。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性质

课程
类型

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考核类型

1

2

3

4

5

6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

730301G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修

公共基础课

36

36

0

 

2

 

 

 

 

 

考试

730301G0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必修

36

36

0

 

 

2

 

 

 

 

考试

730301G03

哲学与人生

必修

36

36

0

 

 

 

2

 

 

 

考试

730301G04

职业道德与法治

必修

36

36

0

 

 

 

 

2

 

 

考试

730301G05

语文

必修

144

144

0

 

2

2

2

2

 

 

考试

730301G06

数学

必修

108

108

0

 

2

2

2

 

 

 

考试

730301G07

英语

必修

108

108

0

 

2

2

2

 

 

 

考试

730301G08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108

36

72

 

2

2

2

 

 

 

考试

730301G09

历史

必修

72

72

0

 

 

 

2

2

 

 

考试

730301G10

体育

必修

72

20

52

 

1

1

1

1

 

 

考查

730301G11

音乐

必修

72

20

52

 

1

1

1

1

 

 

考试

730301G12

美术

必修

36

18

18

 

 

 

 

2

 

 

 

 

小计

 

 

864

670

194

0

12

12

14

10

0

0

 

730301Z01

办公自动化

必修

专业技能课

144

72

72

 

4

4

 

 

 

 

考试

730301Z02

中英文录入训练

必修

144

20

124

 

2

2

2

2

 

 

考试

730301Z03

电子商务网络技术

必修

144

72

72

 

 

 

4

4

 

 

考试

730301Z04

电子商务基础

必修

108

40

68

 

6

 

 

 

 

 

考试

730301Z05

网络营销

必修

108

40

68

 

 

 

 

6

 

 

考试

730301Z06

现代商务概论

必修

72

36

36

 

 

4

 

 

 

 

考试

730301Z07

电子商务网页制作

必修

108

40

68

 

6

 

 

 

 

 

考试

730301Z08

网上贸易实务

必修

72

36

36

 

 

4

 

 

 

 

考试

730301Z09

电子商务员考证培训

必修

108

36

72

 

 

 

6

 

 

 

考试

730301Z10

电话销售

选修

72

36

36

 

 

 

 

4

 

 

考试

730301Z11

网店管理

选修

72

32

40

 

 

 

 

4

 

 

 

730301Z12

店面管理

选修

72

40

32

 

 

4

 

 

 

 

考查

730301Z13

企业进销存电子管理

选修

 

72

36

36

 

 

 

4

 

 

 

考查

 

小计

 

 

1296

536

760

 

18

18

16

20

0

0

 

730301S01

电子商务模拟
综合实训

必修

实践课

56

 

56

3

 

2

 

 

28

 

考查

730301S02

经营模拟实训

必修

28

 

28

 

 

 

1

 

 

 

考查

730301S03

顶岗实习

必修

1000

 

1000

 

 

 

 

 

17

18

考查


小计

 

1084

0

1084

 

0

2

1

0

45

18

考查

730301C01

操行

必修

18

18

 

 

 

 

 

 

 

1

考查

 

小计

 

 

18

18

0

 

0

0

0

0

0

1

 

 

 

 

 

3262

1224

2038

 

30

32

31

30

45

19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公共课教师应具有与任教课程对口的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在相关专业一定的教学经验。

专业课专任教师应具有与任教专业对口的专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任教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专业教学团队中有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是本区域或本行业的现场专家,比例控制在30%左右。

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与任教专业对口的专科及以上学历,并有一年以上的实习教学经验。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与专业办法规模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室规格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配置,基本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现有教学设备设施总值达100万元。设有计算机基础实训实验室2间、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1间。实训场地总面积近200平方米。本专业普通教室和专业实训室全部配备有多媒体教学平台。

(三)教学资源

本校有图书室有相关专业图书文献2.96万多册,数字教学资源100多小时,教材选用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四)教学方法

1、教学设计

学校在制定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应按照本标准提出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课程明确主要教学内容,设计训练项目,明确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加强案例、素材等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

2、教学实施

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根据课程性质,采用班级授课、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实践训练、讨论、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利用专业教师的教学博客及学生个人空间,建立课程交流讨论群组;另外还可利用教学团队的QQ群、班级网站、班级Q群、精品课程网站等网络空间,聚集教学资源,建立交流平台,实现在线教学及实时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教学指导

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帮助和组织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4、教学评价

按照本标准制定的教学评价要求来实施教学评价。

(五)学习评价

1、对专业教学周量的评价

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按照教育行部的总体要求,把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针对专业特点,制定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和评价细则,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特别是用人单位参与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专业教学质量机要把课程评价作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建全人才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和发布。

2、对教师的评价

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把师德师风、专业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要采取学生评教、教师互评、行业企业评价、学校和专业评价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和方式。把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3、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主体

以教师评价为主,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业、社区、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建立多方共同参与评价的开放式综合评价制度。

2)评价方法

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要把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单项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改革评价方法,逐步建立以学生作品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3)评价内容

a.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依据国家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学校制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思想品德评价方案与细则;依据行业规范与岗位要求,制定职业素养评价方案与细则,把职业素养评价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b.专业知识与技能。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校专业教学特点,制定具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评价细则。

c.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大纲、省教育厅颁布的公共课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公共课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积极探索人文素质综合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六)质量管理

1、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校长为学校教学第一责任人,专业负责人为本专业教学第一责任人,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共同负责本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应加大对专业教学的投入和管理,确保专业数学有序运行。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要加强本专业建设总体设计,负责本专业教育教学与改革具体组织实施,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与运行

学校要根据办学规模和实际需要,设立教务、实训实习、教研等教学管理和研究机构,配备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研究人员;要完善各级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完善管理人员、教师及教辅人员的岗位职责,完善包括教学文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教学设施设备、图书及教材等各项管理制度。

3、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与执行

学校应制订完善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组织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学校应建设健全常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诊断与改进机制,确保常规教学规范有效。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学校应根据本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本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训练项目,即对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标准进行二次开发。学校制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应报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并严格依据制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与考核。

5、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学校应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为教学教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教学信息资源。教学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文书档案、教学业务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等。学校应对教学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做出规定,由专人负责管理,使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能更好地为教学教研服务。

6、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1)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职和兼职研究人员,统筹管理全校的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

2)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要以促进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实现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教研活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校企合作等途径,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九、毕业要求

1.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全部合格。

2.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并成绩合格。

毕业的其他要求:

取得相应的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